项目总投资 72,418.27 万元,用于新建厂房、购置生产设备以提升公司健身器材产品的产能。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将新增有氧健身器材产能 150 万台/年,新增哑铃产能 60 万件/年。项目实施主体单位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及快速的客户响应能力,逐步成为国内领先的健身器材专业制造商。近年来,公司已经与国际知名健身器材品牌企业迪卡侬(Decathlon)、诺德士(Nautilus)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交付等领域不断加深合作,生产供应的健身器材品类和数量逐步增加。
同时,公司持续进行新客户、新产品的开发。对于健身器材专业制造商而言,下游客户对采购订单的交付时间有较高要求,扩大产能将更好地保障订单交付效率,提高客户响应速度,有助于公司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巩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健身器材专业制造商,公司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地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差异导致公司产品的型号规格数量众多,对公司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司定位于中高端健身器材市场,客户对产品的标准化、一致性和稳定性等质量指标有更严格的要求,持续进行生产工艺的改良是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逐步构建了生产流程信息控制系统,持续提高员工操作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继续提高,更好的实现柔性化供应链目标,提高生产加工的精度和生产效率,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一般而言,体育产业可以分为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大板块,其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包括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体育相关用品和设备制造、运动车船及航空运动器材制造、体育用相关材料制造等类别。全球范围来看,欧美国家体育产业的规模占 GDP 比例较高,整体市场规模较大;我国体育产业规模目前占 GDP 的比重相对较低,在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下,未来仍具备持续发展的空间。
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方面,进一步可以分类为健身器材制造、运动防护用具制造、球类制造等类别。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其对于参与健身等运动的需求不断上升,推动全球范围内健身器材行业的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在过去十年内,健身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消费者对于健身的认知逐步加深,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器材行业预计将会持续增长。健身器材产品根据使用场景,大致可以分类为家用健身器材及商用健身器材。
家用健身器材的终端客户以个人消费者为主,近年来其呈现出智能化、多功能化、小型化等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产品性能的改善,居家健身受消费者认可度不断提高。健身器材根据产品功能类型,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器材和力量训练器材,其中有氧运动器材主要包括跑步机、椭圆机、健身车和划船机等器械,能够增强使用者的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器材主要包括哑铃、杠铃等器械,可以增加肌肉强度。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全球范围内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上升、运动健身习惯逐步强化。Research and Markets 统计报告指出,2020 年,全球体育产业市场规模接近 3,882.8 亿美元,2021 年其规模将达 4,407.7 亿美元(注:本报告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均为公开资料,并非专门为发行人本次发行准备,发行人亦未支付相关费用或提供帮助,下同)。根据 2021 年 12 月发布的《2021 年普华永道体育行业调查报告》,全球体育行业在过去 3-5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4.9%,预计未来 3-5 年的增长率将维持在 4.9%;北美地区的体育产业在未来 3-5 年的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同时,在科技进步及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亚洲、非洲及南美洲体育产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体育用品市场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模近十年内整体保持增长。2021 年,全球体育用品市场规模达 1,372 亿美元。
健身器材按照使用场景分为家用产品和商用产品。近年来家用健身市场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健身平台的发展成熟,以及健身器材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健身人群对专业教练的依赖性逐步弱化,居家健身具有不受地点及时间限制等优势,消费者对家用健身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商用健身器材的终端客户以健身会所、酒店和企事业单位为主,商用健身器材的耐久性较高,但产品价格较为高昂。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其对于参与健身等运动的需求不断上升,推动全球范围内健身器材行业的规模持续扩大。根据 Research and Markets于 2021 年 5 月出版的《健身器材-全球市场轨迹与分析》,2020 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约为 135 亿美元,预计 2020 年至 2027 年将保持 5.3%的复合增长率,2027 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将达 194 亿美元。
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从健身器材的供给端来看,随着全球产业链的转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生产制造国;从需求端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运动健身意识较强,是全球最主要的健身器材消费市场。北美、欧洲市场和国内市场概况如下:
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消费市场,该地区以美国市场为主,其规模在 2021 年达 70 多亿美元,占全球消费市场的比例约为五成。基于较高的收入水平、良好的运动习惯,北美地区人群在运动健身上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居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具备较高的健身意愿及健身消费能力。2020 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在加速提高人群健身意愿的同时,对人群居家健身习惯的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
北美地区销售的健身器材主要来自于进口,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统计,2012-2021 年美国和加拿大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从 21.2 亿美元增长到 72.9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4.71%;其中,从中国进口健身器材的贸易额从 2012 年的 15.0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48.0 亿美元,在美国和加拿大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中的占比在七成左右。
以西欧为代表的欧洲地区收入水平较高、人群的运动习惯较好,是全球第二大健身器材消费市场。根据《IHRSA 2020 年全球报告》,以 2019 年欧洲地区健身市场营收排名,前五名依序分别为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及西班牙。根据德国 DSSV 协会统计,健身是德国人民最喜爱的运动方式,2020 年德国健身行业拥有 1,031 万会员,高于足球(717 万)和体操(505 万)。
欧洲市场销售的健身器材主要来自于进口,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统计,2012-2021 年欧洲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从 14.0 亿美元增长至 34.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61%;中国是欧洲健身器材市场最大的贸易伙伴,欧洲从中国进口健身器材的贸易额从 2012 年的 9.7 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28.6 亿美元,在欧洲健身器材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从 69.59%上升至 82.31%。
根据 Research and Markets 2021 年 5 月出版的《健身器材-全球市场轨迹与分析》报告统计,2020-2027 年间,中国健身器械市场规模将以 7.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 2027 年其规模将达 32 亿美元。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健身器材制造行业(规模上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1.06%至 478.4 亿元,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9 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渗透率仅为 3.9%,远低于美国(20.3%)、英国(15%)、日本(8%)及欧洲平均(7.8%)。因此,中国的健身器材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7-2021 年中国健身器材出口总值年复合增长率为 32.88%,主要是 2020 年疫情爆发后境外家用健身器材需求出现井喷所致,2022 年受境外市场需求回落影响中国健身器材出口总值较上年同期下滑46.92%,2022 年健身器材出口总值为 47.42 亿美元。
全球来看,中高端健身器材市场主要由爱康(iFIT)、诺德士(Nautilus)、力健(LifeFitness)、必确(Precor)、泰诺健(Technogym)等欧美健身器材品牌企业及迪卡侬(Decathlon)等连锁体育运动超市企业占据,同时部分中国台湾地区的健身器材企业也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此外近年来以派乐腾(Peloton)为代表的互联网健身企业正在快速崛起。国内企业与欧美健身器材品牌运营企业主要是上下游关系,通过为其提供研发设计及生产服务的方式开展业务合作。
从全球范围来看,健身需求随着人均收入和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而不断扩大。居家健身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的优势令其获得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此外疫情期间限制人员流动等的政策一定程度加速了消费者居家健身习惯的培育。
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2021-2028 年家庭健身设备市场》报告显示,2020 年全球家用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 101.8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其规模为 147.4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4.74%。全球来看,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高,运动健身意识强,故相关地区健身器材的销售规模较大。
以全球最重要的健身器材消费市场美国为例,根据美国体育健身产业协会(SFIA)统计,2021 年全美健身器材市场规模达 78.84 亿美元,其中商用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 14.64 亿美元,家用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 64.20 亿美元,美国家用健身器材市场在疫情前的十多年内发展较为平稳,自2020 年开始受到疫情期间限制人员流动等政策的影响,市场需求出现了较快增长,同期商用健身器材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自 2021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取消,欧美地区在内的全球主要市场需求出现回落,终端健身器材品牌企业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相应降低库存水平,市场在经历短期波动后正逐步恢复疫情前较为平稳发展的局面。
传统家用健身器材令消费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参与运动,但是健身过程中缺乏与专业人士的互动和反馈、缺乏社区交流等缺点,一定程度上对产品的进一步提高普及率的提高产生影响造成限制;
而健身房在内容和专业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健身的便利性、花费的成本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健身器材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相配套的人体机能监测和运动记录的可穿戴设备在技术层面也日渐趋于成熟,健身器材智能化水平和互联网健身平台普及率均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
家用智能化健身器材通过搭建智能健身平台,不仅具备健身计划制定、运动数据采集、用户场景转换等功能,还能实现用户间的游戏互动、运动竞技、社交分享等功能,线上健身教学 APP 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模糊了家用锻炼和健身房的界限,提升居家健身的安全性及高效性,激发用户对家用健身设备的需求,促进了家用健身行业市场的发展。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专业化分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运动健身器材的各大品牌,特别是家用健身器材的知名品牌,主要着力于品牌价值的塑造、产品设计及营销渠道的建设,而将运动器材的制造委托专业制造商完成。尤其是以派乐腾(Peloton)、Keep 等互联网模式为主的家用健身品牌普遍采用此类专业化分工模式。
在专业化分工的大趋势中,运动健身器材制造商和品牌运营商相互依存,一款新产品的上市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完成。尤其是国际知名运动品牌,随着自身经营规模的扩展,为降低供应商管理难度,聚焦品牌塑造、运营效率、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在选择供应商时倾向于寻找大型专业运动健身器材制造企业合作,以满足其对设计开发能力、产品质量、交付及时性、快速响应能力、批量化生产能力等的全方位要求。
从供应端看,中国是健身器材制造大国,在全球市场占据主要份额。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本土健身器材企业的品牌效应较弱,目前仍主要通过生产制造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与健身器材品牌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业务,同时部分企业正逐步通过打造自有品牌的方式进入消费市场。目前,我国在健身器材产业链形成了一批技术领先且产品品质可靠的生产企业,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等方式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
当前,我国健身器材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环节,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规模化企业数量较少,随着产业链分工模式日趋成熟,中小企业受限于生产效率、产能规模、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影响,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大企业凭借在研发设计能力、工艺技术先进性、快速反应能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进入了国内外知名健身器材品牌商的供应链体系,且随着健身器材制造商和品牌商合作的加深,逐渐形成了深入、稳定的合作关系。未来,随着行业优势企业在技术研发储备、生产管理能力、资金实力方面的持续提升,其行业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行业集中度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各期,公司健身车、椭圆机、跑步机、划船机的产销率基本在 90%以上,产销率较高。2020 年,公司哑铃的产销率为 58.14%,主要因哑铃为公司于 2020 年进行设计开发并实现销售的新产品,公司根据订单安排生产,截至期末有部分产品尚未发货形成一定的库存量。2021 年,随着库存逐渐消化,当年度哑铃产销率达到 99.15%。2022 年 1-6 月,健身车、椭圆机、划船机的产销率超过 100%,跑步机及哑铃产销率分别为 92.54%、89.74%。
本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健身器材产能及哑铃产能。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其对于参与健身等运动的需求不断上升,推动全球范围内健身器材行业的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在过去十年内,健身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消费者对于健身的认知逐步加深,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健身器材行业有望持续增长,带动国内健身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健身器材专业制造商,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及快速的客户响应能力,与国际知名健身器材品牌企业迪卡侬(Decathlon)、诺德士(Nautilus)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其他国内外知名健身器材品牌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未来公司有望进一步加深与客户间的合作关系、拓宽合作的领域。与此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新客户、新市场和新产品的开发,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的品类更加丰富,随着与新客户合作关系的深入,未来的销售额有望增长,为本次项目产能消化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由公司自主组织和实施,项目拟在公司现有土地上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已取得相关《不动产权证》(浙(2021)慈溪市不动产权第 0056132 号、浙(2021)慈溪市不动产权第 0091556 号),地点位于浙江省慈溪市高新区(宗汉街道高王村、长河镇沧南村;宗汉街道高王村、二塘新村)。
建筑工程费主要包括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用房/污水池、塑胶喷漆环保房、的土建和装修费用。项目新增建筑面积 155,521.00 平方米,建筑工程费合计为43,020.21 万元。
项目设备购置费包括生产产品的基本生产设备等,项目设备购置单价中已包含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的合理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公司业务部在取得客户订单后,向生产部下达产品需求,采购部同时也会根据订单数据制定的物料表形成采购需求和对应采购订单向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下单及跟踪物料交付,生产部根据客户的产品制造及交期的要求形成生产计划并据此安排生产活动,待生产完毕后交由品管部进行检测。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始终坚持技术驱动的发展理念,具备从产品设计研发到生产交付的能力。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生产工艺相关及产品设计相关的技术,其中生产工艺相关的技术主要用于工艺改进,提升公司生产的生产效率、稳定性和产品性能的一致性等;产品设计相关的技术有效提升公司的产品开发能力,满足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公司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从新品开发到生产加工的各道环节。
公司生产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子类零部件、金属加工件、钢材等,主要能源为水、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充足、及时、稳定。
本项目已取得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关于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50 万台健身器材、60 万件哑铃生产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慈环建〔2022〕68 号)。
本项目总投资 72,418.27 万元,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 182,730.00 万元,净利润 19,307.12 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 23.09%,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 2年)5.92 年。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