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区域进行滑翔伞飞行时,意外被云吸至八千多米高空,全身结冰,所幸控伞安全降落。
视频被曝光之后,该名爱好者的社交媒体迅速改名并且账号也设置为了私密账号。有媒体采访了知情人士,对方猜测该爱好者迅速关闭社交媒体,保持低调,很可能与此次飞行报备问题相关。
针对此事,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滑翔伞队员、动力滑翔伞全国冠军、直升机飞行员王明吉,请他科普被“云吸”至8000米高空有哪些危险。
“按正常情况来说,在滑翔伞飞行中,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能够迅速达到8000多米的高度,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被强气流吸上去的。”王明吉说。
这种现象叫做“云吸”,是滑翔伞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云吸通常与云底附近热气流上升有关。对流云中的水汽凝结的过程会释放热量,进而加热云层,并导致更强的上升气流。
更多的湿空气从云底周围被吸入,而这些空气凝结后,又再次加剧了上升气流,如此循环往复,产生了强大的“吸力”。对于滑翔伞飞行员来说,会明显感到升力增强,以及热气流的面积变宽,但这种情况尤为危险。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
“一般来说,滑翔伞飞行员是不会飞到这个高度的。这个高度已经超出了人的极限,而且上升到这种高空,有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可控。”王明吉表示,“到了这种高度只能叫事故而不是飞行了。之前也有几起云吸事故,只有少部分人生还。”
普通滑翔伞飞行员在无氧且未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飞到8000米以上,会面临诸多极其危险的情况,如缺氧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气压伤,飞行能力下降等。2024年,曾有一名加拿大的滑翔伞爱好者被云吸到7000米的高空,他在降落之后不仅被摔得鼻青脸肿,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既无法看清周边事物,也无法正常听到声音。
“正常情况下,我们做越野飞行都是在3000米以下。缺氧症状的产生也一般都会是在这个高度,3000米是一个坎儿。”王明吉认为,此次在祁连山飞行的爱好者能够从8000米的高空平安归来,不仅是身体素质极高,而且心态也非常好。“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冷静。在极端的环境之下,不光是对身体、心理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力的考验。”
由于8500米的高度已经接近了人类无氧生存的极限,因此也有部分网友怀疑事件的真实性。王明吉表示,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根据目前网络上流传的视频以及飞行电脑的轨迹,该滑翔伞爱好者抵达8500米的高空可信度比较高:“从视频可以看到,他有飞行高度表,包括他的飞行电脑所有记录轨迹都是真实的,有高度显示、速度显示以及精确的坐标和位置。另外,从视频中看到他在高空这种身体结冰的状态,很明显是高空。”
资料显示,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6.5℃。地面常温假设为20℃,那么在8500米的高空,气温可能低至约零下35度。 祁连山的这名爱好者由于起飞高度较高,约为3000米左右,因此保暖措施较好,也成为了他求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2014年有一名克罗地亚的滑翔伞爱好者,在经历了一场被云吸上6000米的高空之后奇迹生还。这个克罗地亚人当时穿着夏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还被冻住了。而祁连山这次的事故,由于起飞高度很高,他们要事先登到一座有着较高海拔的山上,起飞前的防寒措施做得比较好。毕竟他是在3000米以上起飞,保暖措施是必备的。”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航空体育运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从事航空体育运动的单位和人员开展飞行活动,应当按照规定向空中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空域,获准后方可实施飞行。违反该办法的,由所在地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当地目前已经开始对于此次飞行进行调查。
王明吉表示,按照法规来讲,滑翔伞运动都需要报备。一部分爱好者,特别是不在专业场地从事该活动的,都很少进行报备。而固定的专业滑翔伞俱乐部,因为常年有该项业务,因此会进行空域报备。“因为滑翔伞是无动力的,受到天气的影响很大,它能飞高飞远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有些爱好者就存侥幸心理,不去进行报备。”
这种行为甚至还会带来公共安全的隐患,特别是这次飞到8000多米高空的爱好者:“对于民航航班高空的飞机也有一定影响,因为滑翔伞是没有发动机的,在雷达上面看不到,对于交通有一定的安全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商务部长称如果中国不批准出售TikTok的交易,将停止其在美国运营 外交部回应
第一眼,看封面。了解权威信息,看真实新闻故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资讯】聚焦核心素养,深化学科教学改革 ——2025年广东省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举行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